【摘要】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,探讨褪黑素抗骨肉瘤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。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 (TCMSP)、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 (CTD)、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 Mapper数据库预测褪黑素潜在靶点;通过DisGeNET、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 (OMIM)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骨肉瘤相关靶点;利用韦恩图筛选两者共同靶点。在此基础上,构建靶蛋白互作 (PPI)网络,筛选核心靶点,并进行基因本体 (GO)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(KEGG)富集分析。最后,选择核心靶标与褪黑素进行分子对接,评估其结合亲和力。结果 共获得褪黑素靶点813个,骨肉瘤相关靶点1 595个,最终确定248个共有靶点。核心靶点包括TP53、AKT1、MYC、STAT3、CTNNB1、BCL2、CASP3、ALB、ESR1和CCND1等。GO富集分析显示,核心靶点主要参与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、对氧化应激的反应以及上皮细胞增殖等过程。KEGG富集分析显示,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前列腺癌、内分泌耐药性、癌症中的蛋白聚糖、磷脂酰肌醇3-激酶 /蛋白激酶B(PI3K/Akt)、叉头框蛋白O(FoxO)、低氧诱导因子-1(HIF-1)以及白细胞介素-17(IL-17)信号通路等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,褪黑素与核心靶点TP53、AKT1、MYC、STAT3、CTNNB1、BCL2、CASP3、ALB、ESR1和CCND1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 (结合能≤−7.1 kcal/mol)。结论 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PI3K/Akt、FoxO、HIF-1及IL-17信号通路以及作用于TP53、AKT1、MYC、STAT3和CTNNB1等关键靶点,发挥抗骨肉瘤作用。
【关键词】褪黑素;骨肉瘤;网络药理学;分子对接;作用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