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目的 评估俯卧位通气在接受静脉-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(VV-ECMO)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(ARDS)患者中的应用效果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—2024年10月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1例接受VVECMO治疗的ARDS患者临床资料,根据治疗体位不同分为俯卧位组 (13例,VV-ECMO支持期间行≥1个周期俯卧位治疗 )和仰卧位组 (8例,未行俯卧位治疗 )。比较两组基线资料、VV-ECMO相关临床指标、撤机成功率,分析俯卧位1周期前后氧分压 (PaO2)变化,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VV-ECMO治疗的ARDS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。结果 俯卧位组VV-ECMO运行前最差乳酸值和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仰卧位组,撤机成功率高于仰卧位组(P<0.05);俯卧位组1周期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升高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(P<0.05)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,俯卧位并非VV-ECMO治疗的ARDS患者撤机成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(P>0.05)。结论 俯卧位可改善VV-ECMO治疗的ARDS患者PaO2,但其对撤机成功率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验证。
【关键词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;静脉-静脉体外膜肺氧合;俯卧位通气;撤机成功率;氧分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