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头颈鳞状细胞癌 (HNSCC)的发病机制与人乳头瘤病毒 (HPV)感染密切相关。本文系统回顾HPV阳性与阴性HNSCC在免疫微环境、免疫治疗应答和耐药机制等方面的差异,HPV阳性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(ICIs)的初始响应较佳,但存在病毒蛋白介导的免疫逃逸等耐药机制;而HPV阴性HNSCC免疫抑制明显,患者预后较差,对ICIs响应率低,耐药受微环境、信号通路及基因突变等多因素驱动。HPV抗原 (如E6/E7/E2)是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,多抗原疫苗联合ICIs等策略展现出潜力。未来可整合多组学数据建立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,精准筛选ICIs联合放疗 /表观药物的获益人群,推动开发病毒靶向治疗与免疫调节的精准联合方案。
【关键词】头颈鳞状细胞癌;人乳头瘤病毒;免疫检查点抑制剂;免疫治疗;免疫微环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