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目的:对比分析前庭神经炎(V N)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(B P P V)与源发生 B P P V 的临床特征。方法: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—12 月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 52 例 V N 并发 B P P V(共病组)及 35 例原发性 B P P V(原发组)患者的临床资料。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、性别、受累半规管、复位次数、复发率、冷热试验(C T)、头脉冲试验(v H I T)、耳石侧别与前庭功能减退侧别等特点。结果:共病组与原发组两组的冷热试验异常率分别为 90.4% 和42.9%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。共病组同侧前庭功能减退占比 38.5%(20/52),原发组为 11.4%(4/35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。共病组对侧前庭功能减退占比 32.7%(17/52),原发组为 51.4%(18/35)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结论:在外周性眩晕疾病中,原发性 BPPV 患者不建议行 vHIT;考虑 VN 合并 BPPV 患者建议尽早联合 CT 及 vHIT 检查,一侧耳石,却出现对侧或者双侧前庭功能减退,提示耳石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。前庭神经炎抗病毒治疗可能是有效的。
【关键词】前庭神经炎;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;冷热试验;头脉冲试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