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目的:分析互联网的远程胎儿电子胎心监护(EFM)在妊娠晚期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。方法:于 2020年 6月—2021 年 9 月选取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建卡、定时产检的 300 例妊娠晚期孕妇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 例。对照组实施常规胎心监护,观察组实施 EFM。比较两组胎心、胎动、NST 异常检出情况及孕妇情绪、分娩方式、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,评估不同胎心监护方式的应用效果。结果:观察组胎动异常检出率 11.0%,胎心异常检出率 9.8%,N S T 异常检出率 2.9%,均高于对照组的 6.4%、4.6% 及 0.7%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;观察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(SAS)评分(47.5±3.5)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(HAMA)评分(13.5±2.2)分均低于对照组的(53.3±4.2)分及(18.9±2.6)分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;观察组阴道分娩率 80.0% 高于对照组的 66.7%,剖宫产率18.7% 低于对照组的 29.3%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;两组阴道助产率对比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;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 2.0%、低体重儿发生率 26.7%、羊水污染率 0.7%、早产发生率 0.7%均低于对照组的 6.7%、12.0%、4.7%及 4.7%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。结论:在妊娠晚期孕妇的管理中实施 EFM,有利于改善孕妇的负性情绪,提高孕妇监测依从性,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,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,获得较好的分娩结果,值得临床应用。
【关键词】妊娠晚期;胎儿;远程电子胎心监护